峇里島說大不大,但也有一整個台北縣(新北市)大小。全島路況每天都不同,很多時候路況不佳(昨天沒有洞的路段,今天地上多個小坑)。柏油路常小面積塌陷,大家都很無奈。
環島公路大多是柏油路,但高級鋪法會分成幾層夯實,比較堅固耐用(像是機場聯外道路與南部的主城市間BYPASS大道);其他環島路就馬馬虎虎,可能地基稍整理,柏油就澆上壓平,並不講究地基夯平。這樣的路段容易出現下陷坑洞,遇洞而過對車輛很受傷。
鄉間公路的情況最糟(這裡指的是鋪設柏油的鄉間路,不包括泥土路、石子路),根本就不講究夯平,直接就澆上柏油壓平就成路了。這樣的路面造起來省時省工,但帶給用路人無窮無盡的傷害!路面下陷與坑洞問題嚴重,常在不經意的角落出現,簡直是公路殺手!
*環島公路一二三
我想把租車程序先介紹一下——到峇里想自行開車(或騎機車)的旅人,請看看我這裡的經驗談!
想在峇里開車,要先在台灣辦妥國際駕照(規費約兩百元),最好是機車與汽車國際駕照都辦出來,這樣在峇里就能有備無患,可開車也能騎車,不受公路警察的刁難與勒索。
從峇里機場附近租車,是最合理、也最方便的做法(在峇里機場附近租車,既是起點也是還車點,比較方便)。可以這樣:旅人出了機場,搭排班小藍(按個人計算乘車資費),上車後請運將載你去他熟的租車行。這樣他賺到介紹費,你一下機就有車可開非常方便(建議不在機場出租車櫃台承租。那裡比較沒法砍價,因為機場有一定規費)。
到了租車公司,開始選車款並議價,如果不滿意就換一家再議;接著就是辦妥手續,領車上路(議好幾天幾夜用車、付款、登記護照)。如果身上沒換好印尼盾,就問他可否刷卡,不能的話請車行載你到「兩替」店(Money Exchange Booth)去換錢。
這裡要注意的是,租好車離開前要拿車行名片,以免車子在外出問題時,確保第一時間電告車行。我曾租車後發生事故,當時馬上電知車行,之後還車時他沒有要我多付些雜支(爆胎一個)。這顯示峇里人的純良,他們會很抱歉地表示,人沒怎麼樣吧?因為他們認為可能因輪胎太薄導致爆胎,很對不起乘客(租賃車使用頻繁,胎紋被磨平至薄形這很常見)。但我認為,如果還車時才告知,可能會引起不必要的糾紛,所以車行的名片一定要隨身帶好。
第二點要檢查機油與備用輪胎。備胎的作用如上所述,備而不用;而機油的有無,則關係著車行安全。機油被消耗殆盡(車行有意無意間疏忽),不但會造成引擎室過熱,車子在半路拋錨或引擎室起火,旅人安全堪慮;之後還車時,也將與車行牽扯不清(因為引擎室掛點,幾乎代表一台車半毀了)。可以行前問車行「Ganti Oli Ya?」(讀音為「甘梯歐里,牙?」),就是機油OK嗎?如果他說沒問題那就OK了。這是簡單對應。
租賃車的汽油量,車行只會給一點點(汽車、機車都一樣),領了車要馬上去加油。正式的加油站和台灣差不多,用加油鎗加油;路邊油品小店是「野戰式」的加油站,他們會用一公升的玻璃瓶裝妥汽油,排列在店門口,不論是汽車、機車停下來就對了,店員會招呼你。不過路邊小店的油品會貴些,建議正式加油站還是加油首選。這裡的關鍵字是:在加油站通常是「加滿」(Full),到小店通常就說「X公升」(就是幾瓶啦!一公升就是一瓶(Satu Liter),兩公升就是兩瓶(Dua Liter))。
環島公路,從庫塔周邊開始上路!如果走大路(BYPASS)往東,可以朝東海岸的方向,逆時鐘環島。這樣子開車如果急駛不中停,一整個環島下來,大約需花費七、八個小時(順利沒走錯路)。可是沒有人會這樣開車啊,所以了解中途下車、停車點,點到點之間的路況,就是自行駕駛者的功課與注意事項。
沿著BYPASS大道前進,首先會碰到大城市沙努爾(Sanur)。這個城市雖是一級城市,但已被定位為外國觀光客的悠閒去處,這裡的海灘氛圍與商店街不像庫塔那般匆忙,是一個很可以放鬆心情的所在;之後的路況還不錯,一個值得停下腳步的地方是庫桑巴(Kusamba),這裡的海岸線雖然沒有遊樂設施,但非常寧靜很適合吹風發呆,也可欣賞峇里最著名的海鹽鹽場(Salt Panning);之後的路況都是雙線道,在Antiga村右轉,可進入著名的巴當貝海港(Padangbai)。巴當貝海港區很早就被開發,它除了有兩處漂亮的沙灘外,最重要的就是深海海港。港內水深傲視峇里,是所有歐美中、大型郵輪的唯一峇里岸靠;再往東走,是一處歐美人士所愛戴的海灘區——前迪答薩(Candidasa),它和下一個海灘區城市阿曼(Amed),有一場沒完沒了的觀光理念爭霸戰。
這兩個對台灣旅客相對陌生的旅遊點,大家可能不知道吧,各自擁有一大群死忠。他們一下機場就直奔目的地,哪都不去,在此渡假直到原路返回機場,搭機回國。
前迪答薩的死忠比較「高貴」。這裡的海岸線美景成名很早,隨即吸引世界第一流酒店進駐。獨棟獨院、遺世獨立的VILLA所費不貲,所以我說「高貴」的是指房價。阿曼是另一種類型,它向真正喜愛純淨海灘的旅人招手。這裡的房價很平民,所以背包客、小家庭是這裡最常見的貴客。阿曼向來有「黃金海灘」(Golden Beach)之稱,這裡的沙比庫塔白沙還要細柔,顏色帶金黃色(應是火山熔岩風化結果吧);加上村民自發性地,組成淨灘隊保護自家珍寶,阿曼的好風好景真說不完哩。
繼續前行,在東北海岸線可以發現土藍奔(Tulamben)。土藍奔雖然是黑石岩岸,但它本來就不是玩海灘的,這裡是峇里島最優良的深潛場。當然西北部鹿島周圍也是優良潛場,但土藍奔這裡有一處沈船遺跡,二次大戰美軍自由號沈沒在此。有沈船有啥用?據潛水高手表示,能潛進大型沈船的夾艙中,那表示你的潛水級數屬高段。他們有一種評估方法,判定怎樣的級數能潛到多深,潛到哪裡,並潛進哪些海底立體物(天然的或人工的)。總之,土藍奔是個很棒的地方,在這裡過夜浪濤伴眠,零喧囂。
把東北海岸線走完。在峇里島緯度最北村莊坦巴克(Desa Tambak)附近,有一個山海泉池葉桑尼(Yeh Sanih)。這裡泉池的水一半是海水,另一半是山泉水,所以花個新台幣十五元跳下池消暑,保證透心涼!
接著環島公路的重頭戲,就是參訪北濟寺(Pura Beji)。這座九百年的興都教寺院,早就是北峇里寺院重鎮,最主要原因為寺院中的壁面石雕,它的繁複程度所呈現出的藝術成就,歐洲學者甚至驚艷地歸納為「洛可可」藝流。
隨即往西,峇里第二大城——新阿拉加市(Kota Singaraja)在望。環島公路沿著海岸線,不深入市區,但能逛逛新阿拉加港區。港區現已不泊大船了(在荷蘭總督府時期,這個港口東控整個小巽群島),港區有座華族王爺廟「靈源宮」,附近三百公尺處也有座華族城隍廟。入廟、合掌、禮敬,在南洋異地中見識中國神祇。
離開新阿拉加港沒多久,可看見海豚的故鄉——羅威那海灘(Lovina Beach),其外海是野生飛旋海豚生活聚集地。牠們會在每個微曦時分,成群結隊於特定海域內覓食。如果搭乘動力蜘蛛船到海上走走,就可親眼見到海豚家族的大小成員在你身旁飛躍,心情不好也難!
再往西部海岸線走,經過穆斯林人口數眾多的勝利里(Seririt),再經十五分鐘,就能看到興都教「九大寺」之一——普拉基寺院(Pura Pulaki)。普拉基寺建在公路旁,面海的山壁頂端,它的宗教神聖性與崇高性,和興都教傳奇祭司當海揚‧尼拉塔有關。寺院區域內有猴群聚集,比較其他地方猴仔,這裡的算是性情溫馴。
接下去的公路兩旁,正式進入西部國家公園地帶。要好好體驗國家公園內的動植物生態,可以請森林導覽員帶你健行三到五個小時。不過,我真沒入內健行過,幾次造訪都僅停車於公路旁,靜靜投身於芬多精現場,品味深林中的童話意境。
到了環島公路的西北角,公路會出現轉折:如果往南走,就是順原來的逆時鐘環島路;如果稍微「出軌」北走,我們岔路去看基里馬努港(Gilimanuk Harbour)——那是峇里與爪哇間的對口港。
這個港口和巴當貝港很不同:它沒有沙灘可供觀光;它沒有深水條件可泊北歐造訪的郵輪;它的腹地內沒有像樣飯店;甚至港區腹地要找間冷氣餐廳都不容易。這港,功能取向很清楚,就是和東爪哇對開渡輪(Ferry),運送往來的旅客與車輛。至於說港區內需擴充什麼呢?轉運站中的旅人都是過客吧,說港區發展太遙遠!
從西北轉折點南走,會碰到珍布拉納縣的第一大城內加拉市(Kota Negara)。這個城市很有趣,城市腹地大但建築物稀少,這顯示出大氣的城市裡處處是寬馬路,放眼皆綠地。和新阿拉加市同樣,這裡的馬車(Dokar)也是大眾交通選項之一,「動物級、動力輸出之小黃」。不像首府典巴薩與庫塔的觀光馬車,在光鮮亮麗的外觀底下,純粹定位為觀光用途。
西部海岸線的路況非常好,雖然大卡車較多(載運原物料以及桶裝礦泉水),但自己小心駕駛即可,沒什麼好擔心的。接著會遇見另一座「九大寺」之一——頭髮寺(Pura Rambut Siwi),也想當然爾,本寺與傳奇祭司當海揚也有關,在歲月洪流中,寺院被賦予了興都教之不朽神話。
南下沒多久,旅人能看到以巨浪聞名的海灘——馬德威海灘(Medewi
Beach)。此沙灘雖然較為偏僻,可是以衝浪高手的眼光看,這裡真是實至名歸的「衝浪天堂」――人少、浪頭高,還有此地衝浪友純屬高段,很適合職業級的您前來一試身手!如果您級數沒那麼強,建議在庫塔海灘請個教練先吧,把基本功練好,進階時再來挑戰這裡。
繼續往南,環島公路會呈現一個「ㄇ」字形,這個區間的環島路並沒貼著海岸線分布。剛巧,ㄇ字底的海灘,建有一座聞名世界的興都廟,台灣旅客都叫它做「海神廟」,其實它正確的名稱是「達納洛寺」(Pura Tanah Lot),也屬「九大寺」神聖範疇。
達納洛寺沒成為環島路網的一站,這先天上的劣勢,並不影響它的造訪人潮。早期「○○七系列電影」中,曾選擇這裡當做拍片場景,讓本寺成為日後觀光區;而達納洛寺的周圍土地,也因拍片盛名早被相中開發。除了休閒式五星酒店外(美麗殿集團),還有峇里排名數一數二的高球場。但這些都不在環島公路上,要到達目的地需從眾多田野支線前往(路況較好的聯外道路,是從科羅伯肯「Kerobokan」西行至寺院這段)。
環島公路的ㄇ字形頂,我們可以開車經過峇里最富庶縣份之縣府所在地——塔巴南縣的塔巴南市(Kota Tabanan)。這個西部大縣,是峇里人一致公認的作物大穀倉,幾乎各種農作物在其境內,都能找著適合種植的土壤地。相較於峇里南部與東北部的貧瘠土壤、西北部的森林,若以九宮格來劃分,塔巴南縣大致分布於九宮中央偏西那一塊,實是峇里農作寶地!雖然塔巴南市附近,有一座國立農業灌溉博物館(Subak Museum)可供參觀,但我的參訪經驗告訴我,花時間前往很不值——沒啥文物可看的,且十足「蚊子館」!
持續驅車往南,經過大典巴薩市區的外圍,我們到達庫塔外圍的科羅伯肯(Kerobokan)。這裡的店家九成「觀光」導向,不再是峇里庶民式的店家,講究內部陳設,因為主要生意來自觀光客。
踩下油門,水明漾(Seminyak)就在眼前。如果這裡小店一間間探訪,保證你兩天兩夜也逛不完。水明漾和庫塔連成一氣,再加些油門,就能返抵租車所在。
你可以就此還車,但真正峇里環島公路才走一大半。全島濱海公路大致呈現數字「8」樣貌——在庫塔上方是一個大圓,在庫塔下方是一個小圓,庫塔是收口點。南部的小型環島路還沒去,不走可惜。
把油加滿,讓庫塔再次成為起點,我們往島南的小環島路出發。
峇里島的南端土地,相對來說開發得很晚。自古以來,「南方」是興都教徒認為不吉祥的方位,所有的建設與文化開發,都在島的中部、東部與北部進行(西部相較起來較邊陲,但方位並非不吉)。中部的代表是傳統文化中心烏布(Ubud),東部是老王朝所在地(邦里縣內的給給王朝),北部是新阿拉加地區(荷屬總督府)。
峇里南部的建設,主要靠外國衝浪客的持續造訪與大型財團的進駐。庫塔與沙努爾是觀光客群聚的結果,而努沙杜阿(Nusa Dua)與南灣(Tanjung Benoa)是財團聯合開發的成果。南部土地被大片開拓,峇里人如何看呢?他們是一則以喜——荒蕪的劣土終有了經濟用途,另方面一則以憂——不斷地土地擴張讓島民覺得被侵犯(宗教文化上的居多。甚至感到財團以鄰為壑,蓄意進逼)。土地不斷被財大氣粗的歐美人買走,生存空間愈遭限縮,總感到被壓迫。這現存的現象,在經濟弱勢底下,峇里地主面對賣與不賣,實在兩難!
車行過機場外的BYPASS大道,往西走,可以接到烏魯瓦杜寺院(Pura Luhur Uluwatu,峇里九大寺之一)。本寺院可說是峇里島中「異數中的異數」,不僅遠離所有峇里島宗教文明區與政經據點,主事者選擇在鳥不生蛋、座標「邪惡」的南方建寺;更令人百思不解的,是傳奇祭司當海揚對本寺的評價!
「啊,看啊,這裡是我生命旅程的最終,羽化飛仙、道業大成之所在!」
怎麼個「羽化飛仙」呢?我的峇里朋友告訴我,興都教的解釋是,在神聖地點化為一履白煙上達天界,身體瞬間「整個消失」,成仙遠颺;也有另外一種聖者騎乘白馬羽化的故事,成道情況相同。
老實說,這裡的神聖氛圍與濱海景色我很推崇,但是酷熱的天候與潑辣的猴群,卻讓我不愛這裡。也許是,猴仔們日夜看守著當海揚的精神吧,似乎這裡的猴子也兇得成理,我想不妨讓烏魯瓦杜寺保持一種靜態的莊嚴,不使旅客的喧囂打擾這塊淨地。
走回環島路,經過培棠安村(Petangan),往上走可發現一整區的五星酒店――對了,這裡就是努沙杜阿區。對峇里旅人來說,逛一整區的五星酒店,遍嚐各酒店內的精緻下午茶,我想這雖是一種旅遊選擇,但與峇里文化真沒啥關連哩!我認為除非親自入住,否則驅車途經即可,這種「上流美」以人工碎鑽的方式,點綴著峇里島環島公路。
持續向北可達南灣海灘區,那裡的五星飯店也不少,水上活動媲美泰國芭達雅(Pattaya)。從這裡可以清楚遙望峇里五個離島中,最小的那個海龜島(Pulau Sarangan)。可別小看這海龜島,雖然台灣團都帶來此欣賞樣板鬥雞、抱海龜拍照、搭乘玻璃底船看淺海水族,但在島的北邊卻有一神聖興都寺院——沙科南寺(Pura Sakenan)。本島以神聖海龜聞名(但海龜也因此淪為祭品),沙科南寺也是傳奇祭司當海揚所親點峇里九大寺之一。
走完「8」字形環島公路——庫塔上方的大圈與庫塔下方的小圈,回到庫塔租車原點。如能壯遊環島一周,旅人對峇里海岸的認識,必定和先前所知大不同。在白沙灘、黑沙灘、小石灘與岩岸間,旅人能發現五星酒店與Villa以外的峇里島國風貌。這樣子催油門趕路蠻累人的,可是眼簾中映照出滿滿的在地風光,是溫‧文德斯「公路電影」中所闡述的無盡幸福吧!
永遠不知道什麼在等你,你也在毫無防備的情況下接收了這一切。這就是旅行,尤其是發生在峇里島的旅行——在碧海青山之間,用大巧不工的步伐,走亂存在於童話世界中場景!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後記:
「峇里九大寺」,圍繞著傳奇祭司當海揚‧尼拉塔的不朽行跡,傳承至今。
九大寺的表列,會因地區別而說法不同(有的地區認為,其所在地的某寺也能擠進九大寺排名,而呈現「硬擠」入列情況)。以下表列,為一般島民傳誦之版本:
- Pura Rambut Siwi(頭髮寺,西北海岸,當海揚自爪哇東渡的上岸點)
- Pura Pulaki(普拉基寺,西北海岸)
- Pura Tanah Lot(達納洛寺,西海岸)
- Pura Goa Lawah(蝙蝠洞寺,東南海岸,當海揚於萬千蝙蝠棲息地中入定所在)
- Pura Batur(巴杜爾寺,東北部巴杜爾火山區)
- Pura Lempuyan(蘭普揚寺,正東部山區)
- Pura Luhur Batukaru(巴圖考汝寺,中央山區塔巴南縣境內)
- Pura Sakenan(沙科南寺,南部海龜島)
- Pura Luhur Uluwatu(烏魯瓦杜寺,南部海岸斷崖,當海揚羽化升天所在)
烏魯瓦度的峭壁
阿曼黃金海灘
新阿拉加港埠的靈源宮
巴當貝深港遠眺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