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4 3月, 2010

〈宗教峇里之人文場景〉鄭天銅

已刊於《鹽分地帶文學雜誌》第27期 2010.04.20
台灣朋友總說,搭機時間長達五個小時,要嘛不去,要是真去到峇里,一定得住高檔VILLA、吃烏布髒鴨餐、逛庫塔(KUTA)洋人街、玩阿韻河激流泛舟......等等,旅務配備如數家珍。
我之「有朋自遠方來」遊島建議,和許多朋友所認知不同。綜合來說,反應大多為:半熟的親友聽了建議,禮貌性回答「嗯嗯,你的建議我參考參考嚕」;較熟識的親友會直接了當地說「怎麼沒有什麼什麼的,X獅、Y森旅行社都很推這些呢!」
解釋太多反而不好,這是我的態度。不是我不想多加說明,而是我真的認為,「旅行」這件事,屬於很個人化的消費需求,以及自己觀世界之視角選擇,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定位,並附加此行何等價值(無論是SHOPPING第一、住VILLA首選均很成理)。旅人,從來都沒法,也不該是單一形塑。

〈尋看峇里顏色〉鄭天銅

已刊於《鹽分地帶文學雜誌》第26期 2010.02.20
大畫家梵谷,生前曾習鋼琴。起初,他每按一個琴鍵,就停下來問:「老師啊,這音符是什麼顏色」?原色吧我想,梵谷想鋼琴老師告訴他,每個音的原色。是紅的呢?藍的、綠的,或是更多更複雜的,說不出的一堆子深淺濃淡。
顏色,說來繁複,能創建出次文化。說藍,土耳其藍、海軍藍、希臘藍;說綠,祖母綠、青蘋果綠、草綠......。色彩伸展開來,似乎人世間的256基色,各有各的名字,各有各的性格。
峇里島上的顏色,也有個性和樣子。你可以從斑斕、雜華、彩虹、灰階等等人造詞彙角度,審視印尼文所說的多樣性"WARNA";但在峇里,WARNA反似禪宗「言語道斷」般,呈現出經驗值與言語意涵以外的潛層魅力。
來峇里,要找顏色,每一刻都能辦;但嚴格說,五顏雜色在日常生活中久了,似乎顯露不出原色精彩之抽離樣貌。能不能將世間顏色,在峇里島上悉心收集,令人感動滿分,這或許成了一種人工美學,以造作的心看世界!但我仍願相信,空揮兩刃劍,人如果可以將預設立場拋諸腦後,凌空舞劍的萬端美好,即能不受人工造作之限,體現人劍合一之境,內外皆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