峇里島最熱鬧的城區庫塔(KUTA),猶如千百種香料般況味雜陳,一旦提及還真難精準!
座落於峇里南方,機場到庫塔五分鐘車程,這個城似乎肩負起全峇里最重要的娛樂功能。她的交通便利性、地緣可親性、娛樂多樣性,在在都是全島第一;加上庫塔海灘風光美勝,濤浪丈起丈落成就衝浪聖地,來峇里島每個人都想恣意庫塔!「泡庫塔」,看來沒啥可抱怨的。但另一極想法的人,實是因為她某些地方「庸俗」過了頭,而無從欣賞。
千禧年我的初訪峇里,一出機場,庫塔即為首站。現在回想起來,那時庫塔的光和熱,仍深印我的腦海!此乃,魔幻因子所建構的城市空間;一個僅是想像,就能讓人掂腳狂喜的峇里角落!
我坐在庫塔海邊,「Poppies II」小巷出口的麥當勞,霸佔一張室外椅,瞇著眼睛,讓海濤與咖啡伴我整天。庫塔閒坐,儘可能不牽動城市裡朵朵庸俗,試著以文字擬化我的「庫塔觀」,就此展開。
*尋訪庫塔小巷的異質微光
庫塔的城市格局擁擠且亂,近似於台北永和,此二城奢言「都市街道重劃」啊,直向宿命低頭,不可逆之勢讓人搖頭。
庫塔大小街道,雖然街道構成沒永和那般出人意表,圓弧路形隨處可見,令外地人無所適從;但整體來說,你走走看吧,庫塔街巷也夠你嗆了!一直都搞不清楚大路內蛛網小路的我,因為曾連續十五天待在這裡,對庫塔「小路文化」於是產生粗淺想法。
不說你不知道——庫塔城某些精彩片段,其實藏身於紊亂小巷中!
如果你喜歡庫塔的太陽百貨公司(Matahari Department Store),愛極了水上樂園(Waterbom Park)、探索購物商場(Discovery Shopping Mall )等等大型娛樂場地,對於走入小巷裡來一場「甲濫‧甲濫」(印尼語「逛逛」之意,jalan-jalan),意興闌珊之情可以想見;甚至會認為逛小巷浪費時間,「壓馬路」壓大路即可,人生苦短好容易飛峇里,何須縱走異國小巷世界,尋訪也許不存在的好康洞天呢?
這樣旅遊最是經濟。在Shopping鐵律上看,走熱門路線,最能夠迅速蒐羅到好商品,愛買一族定可歸納出「最佳解」。庫塔的主要道路,所建構出的,是在商業機制下仍存活的實戰商圈,「商品力」通過遊客潮的考驗,毋庸置疑的,人們進店後很難空手出店。不過,我想不走走庫塔小巷,旅人們還真缺了一份天真;以及想要「找些什麼......」,那種無從捕捉又興味盎然的小旅趣。
在「Poppies I」巷,我曾在不到一坪的珠寶小店,聆聽年輕設計師哥德先生的珠寶設計高見,欣賞他眼中所迸發出的峇里設計火花;在墨西哥餐廳TJ's的角落,聞到墨西哥土壤裡所孕育出的咖啡豆香,遙思阿茲特克的古國樣貌;在「Waterbom Park」的後巷,天堂保齡球館(Paradiso Bowling)帶領著我和死黨朋友瓦揚先生痛快擊瓶,兩人歪斜著腳步,帶著笑聲漫步出場。
我的建議是:庫塔走走小巷,這是非常個人的,隨你怎麼遊怎麼行都行。亂亂走也行,攤開地圖設目的地也行,在掌中Google大神告知樂土也行。
庫塔的小巷太多了,幾乎每條小巷呈現一款文化。Local在地人味道的、陳列品專售日人和風的、傳統市場格狀單位的、歐風地中海氣息濃郁的。但更多的是融合一氣,像極了台灣住商混合房屋生態。機車行旁可以是車輪餅專賣店,接著理髮廳連著豬肉攤;在庫塔小巷中華料理旁邊矗立著預算旅社(losmen),通宵網路店隔壁是馬賽克拼貼藝坊。
有時候小巷的某段異常狹小,一部部機車向著你擦身而過;人潮接踵,巷中少聽見中文但其他話可是很多。左邊老俄一堆,右邊澳洲客一群,幾個日本青年扛著衝浪板,兩位嬌小的西班牙女生背著大背包入住losmen。街頭景象每分每秒跳脫上演,「聯合國人」常把小巷從頭到尾擠爆,那種男生汗臭味與女生甜膩味溶混相嵌,熱絡只有親身來試才知道!巷子愈窄愈如此,這正是庫塔魔力所在。小巷中的庶民文化,來庫塔,沒見著怪可惜的!
*音樂,迴盪在庫塔每個角落
風和日麗的庫塔午后,「探索購物商場」後的海邊帶狀區域,總是擠滿人潮。這裡是台灣團的「放風」地點所在——導遊讓大家在商場內舒暢幾個小時,血拚完之後在商場外定點集合,準備搭車前往晚餐餐廳。這幾乎是台灣團的制式操作行程,團員不容易走丟,這個集合點很理想。
前頭的馬路,叫做卡迪卡廣場路(Jl. Kartika Plaza),馬路上常有載客馬車巡行,於此排班兜攬客人。看見馬兒在大熱天裡,口吐唾沫極端無助,我不知道該怎麼幫牠。一成排的馬兒,主人會及時奉水吧!我嘆息,忍心地把頭別過......往北走,往水明漾區(Seminyak)。
水明漾區有一條「雙六街」(Jl. Double Six),這一條小街的好幾個角落,開著DVD光碟專賣店。大庫塔區的DVD影音店,大部分出售仿冒版。畫質終究比不上正版,但因為價位低廉,歐洲客、澳洲客十分捧場。我聽見熟悉的音樂聲,決定走進一家小店「甲濫‧甲濫」。
如果問初來乍到的遊客,什麼類型的音樂,在庫塔街頭被放送的頻率最高?我想旅人們會猜峇里島傳統音樂吧!
峇里島的甘美朗(Gamelan)傳統音樂,和爪哇島的甘美朗音樂,雖然樂團演奏的樂器大同小異,但民族音樂專家會告訴你,其實兩者在內涵與編曲方面差異頗大。庫塔大街上會不會常聽見峇里甘美朗呢?庫塔本地居民會告訴你,「甘美朗」在庫塔根本不流行哩,這裡的王道音樂是「雷鬼樂」(Reggae Music)。
到處都有人大開音響,讓雷鬼音樂之王巴布‧馬利(Bob Marly)的金曲"No women no cry"宣洩街頭。我駐足的這家小DVD店也選了馬利的雷鬼,作為今天午后的主題歌。不過這個長得黝黑夾帶啤酒肚的老闆,看來很痛恨「警察杯杯」,連播了幾回"I shot the sheriff"。默默哼唱不打緊,唱到「警長」這字還加大重音。
「Selamat siang!」
空蕩蕩的小店,擁擠的成排DVD光碟,老闆對著我說下午好,我回了一句。點頭,沒和他多交談,我略過櫃前的電影DVD區,朝著店後音樂區走去。幾張熟悉的音樂光碟的封面,觸動了我「聲蕾」中最虔誠的部份,不禁地身軀微晃。
我是個搖滾迷,是那種非老搖滾不聽的死忠。現代英語流行樂,十多年沒留意了。七○前後的搖滾樂英雄們,「排排站」雄踞於此,我那興奮之情無可言喻,和網路上看見他們很不同。
一看見"Super Tramp"的《在美國早餐》專輯封面,耳中就響起Roger輕柔又帶有神經質的唱腔,無奈的文本中帶著嘲諷的意味;另一位Roger,在"Final Cut"的歌聲中控訴國家機器,他那高亢又堅定的聲線以及搖滾美學,讓"Pink Floyd"天團,今日仍感動千萬青年;邪里邪氣的Bryan Ferry,唱出那種只有他才懂的小情小愛,持續四十載以搖滾才情焠鍊自己;在咆哮山莊裡,Kate Bush用四個八度音聲頻,飆唱凱西與克里夫的愛恨糾葛。
心情稍稍平復些,我拿起一張光碟,問老闆能否試聽。
可以啊!老闆很高興我選了這張DVD,他說很多年沒人懂它了。他小聲告訴我。
我不知道他是抬捧我的搖滾深度,還是「孤芳自賞」說給自己聽,總之他動作了——拆封、提片、入機、調整音量,畫面定格在圓滾滾、微笑的臉龐。
Close my eyes and dream the time away, like the shadow in the night,
I count the hours......
是BJH合唱團《面對面》專輯中的金曲——〈乘著愛之翼〉(Flying on the wings of love),看不出老闆和我一樣,也愛死了這種田園搖滾。
致敬呀致敬,向老闆致敬,也向BJH致敬。趁著主唱LES的歌聲仍迴盪,我付錢帶走兩片音樂光碟,步出小巷中的搖滾聖地,朝自己的搖滾樂園大步前進。
*losmen中的點滴
像我到庫塔當背包族,入住losmen絕不可少。庫塔小巷中的losmen都各有特色,是住大街上五星級貴客與嬌客們,所料想不到的有趣天地。
losmen客房內,僅供冷水浴,清潔度也不及星級飯店。但"budget"就是王道哩,便宜過夜,歐洲客、澳洲客都很愛。背包客的花錢想法,和亞洲傳統旅客不同,他們總想用少少的錢,住在庫塔久一點,白天在街頭巷尾、海濱郊外盡量漫遊,晚上回來睡個覺。畢竟,睡覺也只是躺平「睡」啊!決定睡差一點,也許在截長補短的機會成本中,能多體驗些自己想要的選擇。
常常是這樣:接近中午,各房間陸續有了起床的「騷動」,那是「夜店後遺症」的晚睡晚起。看著他們輕輕鬆鬆,緩緩夾著拖鞋外出用餐,心想這才是一天的開始吧!反正losmen都不供應早餐的,習慣夜生活的節奏晚起晚睡,在南洋小島上體現一年一度的「糜爛生活」,歐洲客、澳洲客都會同意你大力點頭。
losmen一樣有客房清潔服務,換床單、枕頭套,整理浴室。我曾住過四、五家losmen,職員們都很親切,整理客房也都勤快確實,不因losmen住房價格低廉而打折扣。和他們交談也很有趣。他們不像星級旅館一般,經理有訓練與交代,要注意如何地應對進退,把穩旅館格調格局;losmen職員小弟(要顧大夜,所以受雇職員均男性,女性會不方便),他們全都是外地來庫塔工作的,因為不是當地人,所以也對同是外國來的遊客較為好奇與關心。
小弟顧大夜時,都選擇足球節目作伴,還好印尼的足球直播節目永遠都不缺。英超、西甲、荷甲、義甲、德甲,還有南美的,哇勒真看不完!難怪對他們來說,似乎越夜精神越旺。早班就能補眠啦,輪夜班又沒什麼事做,是好康的工作喔!
在losmen裡,我也曾見過一對將近六十歲的白人夫婦。也許是美國人來的吧,他倆煙不離手,一副嬉皮打扮,一住就是幾個禮拜。我想從西半球來到恣意的峇里,他們很自然地重建起屬於他們的時代。喔對了,基於庫塔街道上常有人鬼鬼祟祟叫賣「大麻、大麻」,我甚至懷疑起眼前兩人的吞雲吐霧,是大麻煙霧而非香煙霧。我禮貌性地點點頭,帶著疑惑掠過他們,走進我的房間。
在losmen住,也不一定每天外出。有時候你房間走廊剛好形成景窗,你可以在帶有微風,不燠熱的天候下,帶本書或筆記電腦,在走廊小桌前,閱讀、發呆一整天。看著天空中猶如靜止的風箏,鑑賞「大小耳朵」所構成的屋頂風景線。
出門一分鐘就是Local飲食攤,這樣子寫作情緒、閱讀心情不會中斷。相較於或趴或坐在海灘上,或飯店池畔的海灘椅上,看一本書我認為在我這裡也很好;寫作打字會更好,因為電力可以確保無虞。losmen的功能性,持續發現中、享樂中......
我正讀著一本書,在庫塔losmen的陽台上讀,又在太熱太煩的時候,走到麥當勞咖啡座上讀。太陽要下山了,今天呢,雜想與回憶佔據了我,那本書在住所中躺著發呆。
告別了咖啡椅,我走回小巷中,招呼著漸漸成形的庫塔夜獸,不知不覺,和牠磨蹭一起......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