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4 3月, 2010

〈尋看峇里顏色〉鄭天銅

已刊於《鹽分地帶文學雜誌》第26期 2010.02.20
大畫家梵谷,生前曾習鋼琴。起初,他每按一個琴鍵,就停下來問:「老師啊,這音符是什麼顏色」?原色吧我想,梵谷想鋼琴老師告訴他,每個音的原色。是紅的呢?藍的、綠的,或是更多更複雜的,說不出的一堆子深淺濃淡。
顏色,說來繁複,能創建出次文化。說藍,土耳其藍、海軍藍、希臘藍;說綠,祖母綠、青蘋果綠、草綠......。色彩伸展開來,似乎人世間的256基色,各有各的名字,各有各的性格。
峇里島上的顏色,也有個性和樣子。你可以從斑斕、雜華、彩虹、灰階等等人造詞彙角度,審視印尼文所說的多樣性"WARNA";但在峇里,WARNA反似禪宗「言語道斷」般,呈現出經驗值與言語意涵以外的潛層魅力。
來峇里,要找顏色,每一刻都能辦;但嚴格說,五顏雜色在日常生活中久了,似乎顯露不出原色精彩之抽離樣貌。能不能將世間顏色,在峇里島上悉心收集,令人感動滿分,這或許成了一種人工美學,以造作的心看世界!但我仍願相信,空揮兩刃劍,人如果可以將預設立場拋諸腦後,凌空舞劍的萬端美好,即能不受人工造作之限,體現人劍合一之境,內外皆美。



*去湖畔找綠
從湖畔一直航向湖心,似乎可見湖心隱藏著祕密。峇里有好幾處湖畔,各自有自「綠的」祕密。
就像海面湛藍是因為天空藍的關係,湖心透綠也因為湖面環山。「山的美好,只有湖知道」,這話太對了!也因為如此,湖綠與山林兩相互動,湖心綠的層次感就此開展。
峇里島的四座湖區,四個湖心,各自展現她的自身優雅,綠意盎然。
雙子湖為大小相連的兩座湖,位於北部峇里,如果從孟杜克(Munduk)地區的湖畔高地向下望,左手邊是較大的布楊湖(Danau Buyan),右手邊是較小的潭波林安湖(Danau Tambolingan)。
這裡的綠,主要是從四面高地的樹叢映色而來。因為高地樹叢並不像山壁樹林那樣濃密,天光映照的結果,湖面呈現出淡灰綠。當然,湖心沒有巴杜爾湖(Danau Batur)那樣幽深也是原因,湖泊下探的空間愈多,湖面的色調也會較陰暗,整體湖色會愈綠。此刻如能坐在高地咖啡座,望著綠意湖心,聽著鳥囀樹沙,喝著孟杜克原生咖啡(Kopi Munduk Asli),這樣子腦袋放空,舒服愜意。
往南走,我們到了布拉坦湖(Danau Beratan),看另一種湖綠。
布拉坦湖的人文風景相較於雙子湖區,豐富許多。她的湖區百杜庫(Bedugul Area),就在中央公路的主幹道上,交通網完善,遊客參訪便利;且湖區自古以來,即為多重宗教勝地(佛教、興都教、伊斯蘭教),興都寺院(Pura)、佛教石塔(Stupa)、清真寺(Masjid),全部到齊。
布拉坦湖周遭,不像是雙子湖般高地環繞,民眾很容易經由南邊的湖畔腹地,趨近湖邊輕掬湖水。捧在手心上的湖水,咦,是透明的啊,但怎麼湖心的綠意那麼濃?當然,除了湖深之外,也是樹林映照的結果。棋盤山系(Gunung Catur)在東邊與北邊連接著,濃密的山林與湖面串成一氣,這種近距離「看綠」,實在賞心悅目!
這座湖怎麼個綠法?要近觀布拉坦湖「綠的」層次感,我建議以泛湖(Lake Rafting)的方式達成。坐上搖櫓小舟,船伕輕巧地帶你環湖而行,這種在湖面上「放空」的意境最好。
如果運氣好,碰到熱情的船伕,他還能貼心安排小船暫靠北岸,造訪日軍所築之「防空洞」。不只一位船伕所言,此洞隱蔽幽長,能從布拉坦湖區直通北部峇里港口。這30公里的甬道,簡直就是隱藏在山中的補給線嘛,我對日人的戰略構想相當佩服,對他們執行任務之徹底更是讚嘆。不過啊,真希望這樣的精密作為,永不用於侵略。
往東北走,到巴杜爾湖區看看。
巴杜爾湖,是巴杜爾火山下的腹地湖泊,湖面寬廣,湖深透邃,是峇里第一大湖。這裡的湖綠,帶著火山岩的黑色素,映照成深綠;加上湖底較深,有一種墨綠的神采。
看巴杜爾火山,在金塔馬尼(Kimtamani)歐式自助餐廳吃著Buffet放空看山,最好;但看巴杜爾湖,就不那麼回事了,因為金塔馬尼的視野只能看到火山聳立,卻看不見低處的巴杜爾湖。驅車從金塔馬尼下行,看見火山腹地種著1.5倍臉孔大的高麗菜;再過去些,就是湖畔了。
可以租船泛湖,朝東邊拜訪天葬村(Truyan Village)。這裡的原住民(Bali Aga)習俗由來已久,把死去長者的遺體停靈於巨型榕樹底,待成枯骨狀後才移出榕樹區另葬。這喪禮習俗與峇里興都教徒(Orang Hindu)的作法大不相同,興都教徒的標準葬禮為火葬,人一定要經過火葬儀式才能再次輪迴。大多為村內的集體火葬(死者先土葬,之後村內死體陸續達二十具,再挖出先前土葬尸身,舉辦公共火葬儀式),僅大戶人家財力足,選擇個別火葬禮。
從天葬村回到巴杜爾湖面,搖櫓小船在山高湖闊之間,領受天地滄茫。湖心綠得嚇人,似乎這一潭綠可以吞噬所有人。向身旁高聳入雲的火山仰望,上達天聽的積卷雲籠罩湖區,視覺饗宴充斥著迷幻意味,猶如置身台灣月世界一般,隨著湖水,放膽漂流外星!
綠的漸層,在湖面擴散,湖色深淺隨著山勢、陽光、湖深,每處各自映像不同。狀似電腦灰階色調(這裡是綠階),也像中國潑墨畫的情境。是陰陽海的盛況嗎?還說不上,沒能締造一種海潮湧現。只是靜靜的,由湖心發起,一股凝滯又帶著晴朗的綠色調,包圍整個湖,把壯闊第一的名字,硬生生從火山那裡奪走,讓冠軍旗幟游浮於巴杜爾湖。


*到市集尋色
市集,一直都是最好的調色盤。人們齊聚,帶來人為與自然色彩。
在烏布市場(Pasar Ubud),重點之一是看布料。各種布料在此「集會」,雙面伊卡布(Geringsing)、單面伊卡布(Ikat)、爪哇島布料、龍目島布料,各種代工各式加工,在此都能見到。峇里很少單色布料,所以花色相當重要。雙面伊卡的繁複度最高,所以梭子織樣相當困難,通常都以手工製作,一塊小面積,甚至工期長達一、二年!這是我從鄧阿南村(Tenganan Village)織工婦女那裡問到的,件件皆精品。
傳統配色相當重要,牽涉到織工自身的美學修為,以及師學傳承的體悟。幾何圖形有點像是台灣魯凱族的圖樣,童趣中帶有規律性,完全是傳統樣式,似乎永遠不需要現代元素。
在蘇卡哇帝市場(Pasar Sukawati),色彩看得可就多了。這是一個本地民眾與遊客均愛暢遊的好所在,旅行團不來,自由行的旅人可別忘了來此。藝術品、畫作、包包、首飾、各類衣服,想像得到的,這裡都賣。所以,這裡真可說是五花八門,令人著迷。舉木盒為例吧,木料都是由外島進來的,但盒上雕工還是以峇里藝匠的手藝最好。他們擅長用木頭的原始濃淡度,加以想像裁切,做成富有層次感的樣子。木頭原色的層次,讓我常在把玩中,忘記時間,也忘記結帳的數量。
德加拉朗大道(Jalan Teggalalang)兩旁的小店,販售著各種手工藝小物,每間都是專賣店!舉凡手工打造的用具、擺飾,這裡都可以發現。經我的測量,這裡的色彩度應該是冠軍!木偶頭鉛筆專賣店、馬賽克鏡框專賣店、皮雕皮帽專賣店、木雕小物專賣店、石雕小物專賣店、仿澳洲原住民木雕品專賣店、木家俱專賣店、峇里大小型樂器專賣店、葉子書專賣店、公主床飾物布簾專賣店......,真太多了說不盡,要用最大的耐心一一探訪。
每家店因為專賣的商品有其屬性,很容易造成視覺感動,以色彩學的角度看,滿眼的「對味」情境,色彩此起彼落交織一起,想逃離都很難!
首府典巴薩也有一處很棒的市場,左半邊是食材市集,右半邊是各類型藝品的集散大樓,很值得逛去看顏色!
巴東市場(Pasar Badung)頗具規模,傳統市集人聲鼎沸不說,藝品大樓最是令遊客心醉!在高級家俱行,通常都有自然色調的專區,陳列著未塗裝的原木家俱,還有配合家俱所使用的擺飾。我最推崇的,就是巴東市場大樓內的擺飾商店,像是南洋風味大盤(可以放在客廳茶几內置水果)、肉桂木球(有肉桂色與肉桂香的圓狀木球)、貝殼馬賽克盤等等,種類真多到無法辦法再往下說。
想像中,這樣多的商品齊聚貨架,雜亂的空間場面,色彩面一定也亂糟糟的吧!如果你這樣想,還真想錯了,因為店內陳設妥善的程度,令人咋舌哩!只要你能在清爽的貨架上,看出這件擺設品的定位與價值感,保證你著魔似地,不停手為你家客廳、廚房、飯廳、臥室—— a view to a kill,直到你開始意識到結完帳的這次帶不走,需要包裹托運回台為止。
這棟樓的色彩很夠瞧的,僅此一家飾品店,就該好好看「顏色」!其間也不乏布料商店、木雕商店、古董商店等等,但絢麗的色調之旅,從巴東市場的家俱飾品店內,可真能大大感動。


如果天不見藍,

如果湖找嘸綠,

如果市集不令炫盲,

如果梵谷不問音色,

這人世間

還看、還彈嗎?
















沒有留言: